第6交响曲又名“历史”交响曲,全曲除了引用了我自己第5交响曲的一小段外,其他均引自其他作曲家们的作品段落。这是一部完全的“拼贴”作品。前后大概引用了50个左右不同作曲家的作品,这些作品经过了我的再处理后被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体现“历史”这一主题。这部交响曲所指的历史包括3条主线,是依次进行下去的:一个是地球的历史,描写有火山喷发、天降雨水、生物形成、恐龙横行、恐龙灭绝、冰川世纪、人类出现等等地球的自然历史事件;而在人类出现后即进入了第2条主线,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古代的隐士生活、残酷战争、宗教出现、科学起源等等;在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响起时即进入了第3条主线,音乐的历史主线:这条主线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主线是结合进行的。例如我在用莫扎特d小调第15弦乐四重奏代表人类情感的骚动时,也代表着古典主义音乐的历史等,之后还有例如boogie woogie、爵士、探戈、摇滚、电子音乐中的house、techno、breakbeat、brostep、industrial、glitch hop等在斯莫尔斯基的电吉他交响曲的融合下形成了一个大串烧、相当热闹。在这部第6交响曲的后半段,有许多人类历史上的珍贵录音夹杂其中:例如历史上的第一次录音片段、第一次的立体声录音片段、二战时期各国领袖的讲话(二战在此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实为纪念二战而作)等等,最后止于第一个登月者阿姆斯特朗的名言。整部交响曲都非常具象,就像在看一部快节奏剪辑的电影。我所选择的音乐主要为20世纪后的音乐,有推广不受瞩目的20世纪音乐的目的。这部交响曲的拼接是非常大胆的,往往多部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重合在一起交错出现,为此我对大部分的引用段落都做了相应的二次处理。所以说虽然我基本没有写一个音符,但是音乐本身却很好地体现了我自己的想法与审美。
令人兴奋
欣赏不来杂烩式的曲子,至少不能接受每种风格都是四不像。
朱践耳老爷子描述的再深重,十二音技法再纯熟,也不会滥用各种风格。因为管弦乐队已经是重器,无所不能表达,其他内容只会稀释感觉。
这样起不到吸引他人欣赏古典音乐之美的作用,真正不喜欢的,看到长的过分的时码就已经离开了。
纯正的管弦乐才能引起人对其美的感知。
创新的前提是完全掌握已开发的技能,对过去的技法深谙如故,用痰桶盛饭吃要是也叫创新,那也没人愿意效仿。
一个合适的,包含自己理解的,写法合理的交响乐曲,没有几年的打磨,我相信没有人敢发表出来。而且我也从未见过小型乐队,室内乐作品不创作,上来创作交响,必定失败。
从思波索宾做起,音乐分析做起,挖掘内涵的东西。能坚持古典音乐的路子,就得戒骄戒躁,一个曲子一个曲子分析,一道题一道题的做。
戒骄戒躁
同意,站长有点过于自信了
真·杰作!创新性很强但又不会太难让人接受,可以听出来站长功底很深~
不得不说,你的八部交响曲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首交响曲
谢谢您喜欢这部作品~
前奏的女声吓得睡不着觉😱
大晚上听……
是呀同感
那个爵士片段原来这么有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