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生于克尔彭。早年其母精神错乱,跟随当教师的父亲生活。他小时候主要学习钢琴,也曾学习过双簧管和小提琴。1945年,他父亲在被派往前线前将家事托付给了小施托克豪森,果然他的父亲最后没能够回来,不幸战死于匈牙利。1950年施托克豪森入弗兰克·马丁的作曲班,决心从事作曲。1951年到达姆施塔特听课,1952年到巴黎师从梅西安和米约深造,1953年回国在电台工作,并长期在世界各地任教和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1963年创办科隆新音乐实验班,1971年出任科隆音乐学院作曲教授。1990年代他创办了个人唱片公司,录制和出版自己的作品。2007年施托克豪森由于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9岁。他被许多电子音乐制作人誉为“电子音乐之父”。(也有一说为埃德加·瓦雷兹)
这个听觉等级的音乐已不适合聆听欣赏,更适合以研究或者猎奇的眼光去了解与分析。也许如科普兰所述,我们的耳朵大概还没有为这类音乐而准备好,不过我个人觉得也许我们的耳朵永远不会为这类音乐准备好了。不过音乐世界本身是包容的,也因为这一类音乐的补充而完整,这也许就是这些音乐被产生出来的直接原因。这类音乐中也不乏真诚之作,可是也有相当数量哗众取宠、滥竽充数、粗制滥造的作品,这就要留给你来评判了。我们也许可以留意这类最奇怪的音乐中比较真诚的那一部分的产生时间,大多是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前后,也许这些音乐恰好反映了在那个时代人性的迷茫、扭曲与破坏,所以对于音乐来说具体什么样的创作方式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创作时的那一份真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