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管键琴协奏曲 戈雷茨基作曲

Harpsichord Concerto(1980)

请你试听

请输入验证码后得到试听地址

Harpsichord Concerto(1980)
Henryk_Gorecki

请你评分

烂作差作庸作良作杰作 还没有人投过票哦!
Loading...
评论

作曲者:亨里克·戈雷茨基

波兰当代作曲家。出生于切尔尼察。父亲职业是火车站的仓库管理员,也是一个业余音乐家。戈雷茨基小时候就开始学习音乐。有一次小戈雷茨基在邻居家玩耍时意外跌倒,结果由于一系列的误诊使他差点送了命,这次伤病造成的后遗症伴随了他一生。1950年代他成了一个音乐老师,同时在卡特维兹音乐学院进修并开始作曲,1960年从学院毕业,这时候他的作曲风格是新古典主义的。1970年代成为卡特维兹音乐学院高中部的作曲教授,但是由于在政治和宗教问题上和当时的政府存在矛盾,他选择了辞职,并在之后开始写一系列宗教性的曲子。他被认为是“神圣简约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更注重从传统的波兰圣咏、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以及浪漫主义音乐那里得到灵感。其“第3交响曲悲歌”因平易近人的风格与悲怆深邃的情感受到许多听众的喜爱,是20世纪下半叶现代音乐中少有的现象。

体裁:协奏曲

协奏曲指一件或数件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借此着力体现独奏演奏家演奏水准的音乐体裁,所以往往具有强烈的炫技性。举例如独奏乐器为钢琴的协奏曲就叫“钢琴协奏曲”。“大协奏曲”是巴洛克时期特殊的协奏曲形式,通过乐队一组表现力较强、数量较少、称为“主奏部”的乐器组和另一组数量较多称为“协奏部”的乐器组一问一答的交替来进行。另一特殊形式“乐队协奏曲”则是二十世纪以来许多作曲家为展现整体乐队演奏与自身作曲实力而作的音乐体裁。在二十世纪前后,由于乐队的表现力被逐渐重视,许多作曲家的协奏曲作品往往以“为某乐器与管弦乐队而作”命名,借此强调乐队与独奏乐器平起平坐的地位。但是为避免混淆,我仍然将此类名称统一命名为“某乐器协奏曲”。

主奏乐器:羽管键琴

羽管键琴是拨奏弦鸣乐器。音译为哈普西科德,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的键盘乐器。琴键静止时,制音器接触琴弦,阻止其发出声响。因此,羽管键琴只是在琴键实际按下时才能够发音,在琴键放开后它不会继续鸣响。而且演奏者不能像钢琴那样通过改变手指的压力来变化力度强弱。十八世纪中叶比较典型的羽管键琴有上下两个键盘和几个音栓,演奏者可以通过对音栓的控制来获得不同的音高和音色。现代制造的羽管键琴几乎都用踏板来替代手动操作的音栓。羽管键琴的声音明亮、清澈,具有金属的光泽,但音量单薄,对指触的力度变化反应甚微,音响的强弱对比较差,之后逐渐被钢琴所替代。

时代:现代音乐时期

现代音乐,也称二十世纪音乐,是指自1900年起至今,继承西方古典音乐而来的一个音乐纪元,音乐门派繁多,风格多样。其中著名的有十二音无调性音乐、序列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极简主义音乐、机遇主义音乐、微分音音乐、电子音乐、具体音乐等等。不过由于存在理论泛滥、鱼龙混杂等问题,许多现代音乐常常不被广大音乐爱好者所接受。如何纠正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空洞浮躁之风,让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并接受是现代音乐亟待解决的问题。

听觉难度:较难

这类音乐带有的实验性质已经超出了普通爱好者的欣赏范围,不过仔细聆听品味,仍然存在其独特的音乐性。如果你是如此热爱并钻研音乐,这一个等级的音乐也不应该被你所错过,它们就像是以和谐、规则为主导的主流音乐世界的另一面,是音乐世界中的“非主流”。可千万不要低估这一类非主流,其中不乏尚未被人发现与认可的珍珠钻石,不乏充满思想、技巧与创意的伟大创作。

评论

请放心,你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